“红领巾小课堂”——绘就暑期成长多彩画卷

本文发布于:2025-07-29 来源:新疆共青团

2025年暑期,自治区团委、少工委以深化少年儿童思想引领、着力解决家长暑期“看护难”痛点、满足返乡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需求为出发点,在全区开设覆盖城乡的教育实践平台——“红领巾小课堂”。截止目前,已开设自治区级示范点位474个、地(州、市)级自主开设点位2995个,吸引5000余名返乡大学生参与,为20余万名少先队员筑起了暑期成长乐园。

“红领巾小课堂”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,创新打造“政治引领+学业发展+安全教育+文化传承”四位一体课程矩阵,让教育既有温度又有深度:

政治引领

通过开展少先队主题队课、队日、队会等,生动形象传递习近平总书记的谆谆教导,传承红色基因,赓续红色血脉,引导少年儿童“听党话、跟党走”。

学业辅导

针对不同学段差异定制个性化辅导方案,让学习更高效。

安全教育

通过案例分析、动画视频、情景模拟解析消防隐患、溺水风险、网络陷阱,让安全意识扎根心底。

文化传承

非遗体验、书法绘画等活动,让孩子们在动手实践中感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魅力。

此外,“红领巾小课堂”通过古诗词品读、公益实践、参观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基地等,让各族青少年在交流中增进友谊,让返乡大学生在实践中锤炼本领。下面,就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各地“红领巾小课堂”的精彩画面吧!

乌鲁木齐市,“国旗知识宣讲”与红歌传唱交织,手工制作与红色电影共鸣,知识学习与思想成长同频共振。

伊犁州,西北工业大学返乡大学生带孩子们拼装模型、解读航天奥秘,让科学梦想在心中发芽。

塔城地区,新疆大学返乡大学生手把手教“摸戳印花”,指尖流转的不仅是图案,更是文化传承的温度。

阿勒泰地区,竹篾画、粮食画、伞面涂鸦藏着知识点,返乡大学生用趣味实践点燃孩子们的学习热情。

克拉玛依市,京剧脸谱彩绘与“铁人三项”运动碰撞,爱国主义故事与漆扇 DIY 相映,暑期生活别样精彩。

博州,为务工人员子女送上学习礼包,哈尔滨工程大学返乡大学生的科普课,让科学好奇心在互动中绽放。

昌吉州,用动画讲反诈、用游戏互动学防溺水、用我问你答反校园暴力,严肃知识变得生动好记。

哈密市,孩子们化身“环保小卫士”,在社区清扫中读懂责任,为美丽家园添力。

吐鲁番市,古诗词大会朗诵声里藏着语言之美,中华诗词与语言文化的独特魅力扎根心底。

巴州,参观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主题展馆,让“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”从概念变成具象,转化为深植于心的认同与自觉。

阿克苏地区,“七七事变”专题课,历史讲述与深情朗诵交织,红色基因在缅怀中传承。

克州,拼音课、毛笔字练习,让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在一笔一画中浸润心灵。

喀什地区,墨香课堂毛笔起落间,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静静流淌。

和田地区,AI科普课上,新疆农业职业技术大学的志愿者远程授课,科技魅力跨越空间,点亮乡村孩子的视野。

从知识的传递到精神的滋养,从民族团结的交融到社会实践的锤炼,“红领巾小课堂”用最朴素的方式,做着最有意义的事。它不仅让孩子们的暑期不再孤单,让家长们多了份安心,更让返乡大学生在付出中收获成长,引导全区少年儿童争当爱党爱国、勤奋好学、全面发展的新时代好少年,让红领巾在新时代更加鲜艳。

文章主题词: 红领巾小课堂 暑期 多彩画卷
(作者:)
评论(0)